您好!欢迎访问荆门市红十字会官方网站!

“热血侠侣”共赴生命之约——荆门打工夫妇用热血与坚守书写大爱

发布时间:2025-08-11

  在荆门沙洋县,有这样一对平凡的80后打工夫妇,他们用20余年的热血坚守,用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执着等待,在生活的烟火气中写下了温暖的大爱篇章。近日,丈夫冯先生为捐献造血干细胞毅然辞去工作,来到武汉某定点采集医院,历经4个小时成功采集277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。成为荆门市第58例、湖北省第739例、全国第20784例捐献者。而这份壮举的背后,是夫妻二人从婚前“秘密”无偿献血到婚后携手奉献的动人默契,更是夫妻二人携手同行的初心坚守。

  

图片


  20年热血相守

  从“各自为善”到“并肩同行”

  故事要从二十年前的无偿献血说起。2004年,冯先生第一次走进献血车,从此与“热血奉献”结下不解之缘。截至目前,他已累计献血33次,总血量达12800毫升,相当于3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。而他的爱人陈女士,2006年也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,45次献血、17400毫升的总量,比丈夫更胜一筹。“婚前只知道彼此心善,婚后才发现都在默默做着同一件事。”陈女士笑着说,这份不谋而合的善意,成了他们婚姻里最珍贵的“共同语言”。

  这份默契延续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中,2017年,陈女士率先加入中华骨髓库,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。多年来,她先后3次与患者初步配型成功,虽因种种原因未能最终捐献,但她始终保持着手机24小时畅通的习惯,“就像在等一个未曾谋面的亲人,随时准备好为他‘续航’”。受妻子影响,2022年,冯先生也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,没想到这份“生命之约”来得如此之快——今年初,他接到了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的通知。

  

图片


  为赴“生命之约”

  他从凌晨4点的后厨走向捐献台

  “当时既紧张又激动,感觉像中了‘生命彩票’。”冯先生说,尽管在个体餐馆打工的他每天要从下午忙碌到凌晨4点,休息时间少得可怜,但为了配合高分复查和体检,他硬是挤出所有空闲时间,一次次往返于医院和餐馆之间,从未有过一句抱怨。

  真正的考验在捐献前夕到来。由于个体餐馆工作特殊,无法请长假前往武汉完成捐献,而患者的病情刻不容缓。“救人要紧,工作没了可以再找,命没了就真的没了。”没有丝毫犹豫,冯先生向老板递交了辞职信。这个决定得到了陈女士的全力支持:“我们打工就是为了好好生活,而现在,是帮别人活下去,这比啥都重要。”

  

图片


  277毫升的希望

  普通人的微光照亮生命之路

  采集室内,鲜红的血液在分离机中缓缓流动,冯先生望着透明管道,想起了家里的爱人与两个儿子。“咱日子不算富裕,但能平平安安,如今患者却在受病痛折磨。”他轻声说,只盼这“生命种子”能快点抵达,让远方的陌生人早日康复。4个多小时后,277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完成,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善意奔赴遥远的移植医院。

  “丈夫克服万难兑现承诺,妻子十余年无怨守候,这份对生命的敬畏与执着,正是人间大爱的生动注脚。”。荆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话语,道出了这份奉献的重量。当冯先生的干细胞在陌生躯体中苏醒,这束来自市井的微光,正刺破绝望的阴霾——就像他们二十年来一次次挽起的衣袖,平凡的举动里,藏着改变命运的力量。

  生命或许脆弱,但因这份无私的联结而愈发坚韧。冯先生夫妇用20年的热血坚持与此刻的非凡抉择,在生活的烟火气之上,筑起了一座名为“奉献”的灯塔,照亮着更多等待中的生命。